展览动态

2023-07-01 - Idea!想法 2022-11-06 - 未来概念设计100 2022-05-21 - 未曾经验 2022-05-21 - 理想生活 2021-10-23 - 视觉剧场 2021-06-11 - 叙述 2021-06-04 - 想法 2021-04-17 - 逐梦视界 2020-11-27 - 纪念包豪斯 2020-09-26 - 红砂物语

<  >
许燎源艺术作品

综合材料 水墨作品 装置艺术 概念家具 书法作品 陶瓷艺术 琉璃艺术 漆器 发际

艺术沙龙

  燎源艺术沙龙成立 2012-02-27 《时尚芭莎》许燎源植入生活的空间 《世界知识画报》艺术三人行 《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.精品六人集》 《意识图语》许燎源当代水墨艺术

友情链接

[朴素堂视觉艺术馆] [巴黎罗浮宫博物馆] [中国美术馆] [凡尔赛博物馆] [社会能量-荷兰交流设计] [美器天成-艺术品] [无一物]

9:00—17:00 逢星期一闭馆,节日期间照常开放

参观电话:028-84678585

门 票:

全 票:成人全票,票价30元(特殊展览另定)

半票:学生、教师(凭证)

团体票:二十人以上团体凭介绍信门票20元

优惠票:持特约客户优惠卡享受八折票价

免票: 未成年人(18周岁以下)凭/随父母来参观的未成年子女/65岁以上老人(凭老人优待证)/记者/现役军人/荣誉军人/残疾人

请自觉遵守公共文明卫生秩序

1. 展区内不准吸烟,游戏、进食和饮用饮料须到指定区域,不得喧哗和追逐。

2. 带小孩的观众,请管好小孩;注意安全卫生,保持展厅安静,维护展场秩序。

3. 请爱护公物,爱护花草树木,不要践踏草坪,不要攀骑户外艺术作品。

墨分几色
1 2 3 4 5 6 7
——许燎源•周南平 水墨艺术双个展

周南平
 
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,
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、研究生导师,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(常委)
 
1987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
 
1989年作品《睡莲》、《盛装的苗族妇女》获得建国四十周年四川美术作品展优秀奖
 
1991年在四川美院举办个人画展
 
1992年在香港十三艺廊举办《环形空间》六十幅作品展
 
1997年作品“庭院之三》收入《中青年国画家百人画册》,同年完成走型卡通连环画
《鸡毛信》,《地道战》、《平原游击队》、《烈火金刚》的编绘(海天出版社)
 
1998年作品《建筑与它拥有的风景》参加“98中国山水画展”
 
1998年至2000年完成大型卡通连环画 “36计”(共计36集)的编绘(重庆出版社】
 
1999年设计建国50周年首都游行重庆彩车
 
1999年完成著名作家沈石溪小说《狼妻》、《灾之犬》等插图250幅(重庆出版社)
 
2000年完成专著《创作基础教程》(四川美术出版社)
 
 2007年完成30万字专著《动漫的历史》(重庆出版社)
 
 2009年国画作品《家山》入选重庆市建国六十周年美展
 
 2010年作品《四棵树》,《老榕树》等参加2010年“天安时闻”当代艺术家联展
 
2011年论文《具有通识意义的素描教学探索》发表在《装饰第九期》,同年在北京
四合苑画廊举办个人画展
 
2012年在成都美术馆,成都英盟文化沙龙举办《心与象随》个展
 
2013年西安“十八度灰艺术空间” ,举办《心与象随》周南平个展
 
2014年作品《樛木》入选重庆市建国六十五周年美展、四川美术学院教师联展
 
2015年作品《五柳先生》《腊月》首届重庆.四川当代艺术跨年展,同年论文《因视而觉》《画与品》《既能险绝复归平正》《信戒定慧》在《中国书画报》发表
 
既能险绝,复归平正
 
小时候听大人的话,按大人的要求学习,学到了知识也避免了危险。这是人生的无我阶段,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更是一个柔弱生命的自我保护的本能需求。到了青年就开始逆反,这其实也是一种反思与自省,是人生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自我觉醒的起点,是有我的阶段。而这一阶段大多数人所体现出来的往往是自负与极端,甚至开始怀疑人生。这是自省未果的表现,这时所迫切需要的是坚定的信仰和精神的导师,而不是通常精神分析师所建议的发泄。发泄当然可以起到一点临时性的作用,但紧随其后的往往是借酒消愁愁更愁。对于青年艺术家而言偶尔画一点宣泄的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,如果一直宣泄下去,快感倒是被满足了,但生命可能会在瞬间走到尽头。千万不要相信“生命会因此而升华”的鬼话,活到天年才是做人的天命。
到了晚年,特别是过了知天命之年,人就慢慢又回归到了无我的状态,甚至把亲人、老朋友特别是后辈看得比自己还重。这种无我和少年时代的无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,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无私,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更为坦然的、道家称为淡泊、释家叫做看破的人生态度。不过,并不是所有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都有这种人生态度,还有很多人壮志未酬,还有很多人因得酬太多又不舍得放下,这些都是他们事业心如日中天的原因。这就使得书画这个原本修身养性的东西变成功成名遂的战场了。追求理想本来是个壮举,但由于不知道功成、名遂后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确保安全的词叫身退,就是文化上的问题了。再者,他们极有可能连理想也没有完全理解。因为理想是个无法实现也不能实现的东西,理想一旦被实现,生命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。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说:“如初学分布,但求平正;既知平正,务追险绝;既能险绝,复归平正。初谓未及,中则过之,后乃通会,通会之际,人书俱老。”
人书俱老则大我自在其中,淡然而归真也。
 
 

1 2 3 4 5 6 7